冬天的云南省昭通市雪金村,巍峨的山峦显得静谧萧瑟,不时吹来的山风让人们更觉寒意。“老乡,今年大棚蔬菜怎么样啊?”“今年花椒大概在什么价位?”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扶贫办主任金龙冒着严寒,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询问村民的收成情况。3年前,金龙从部队转业到云南厅,报到的第一天便接到厅*组的命令,负责扶贫工作。当时,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干,但多年的*旅生活让他无惧任何挑战:“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冲上前去。”在扶贫的路上他迅速成长,成为村民脱贫路上的助力者。
金龙(右一)下乡调研拆旧复垦项目
善出扶贫“金点子”
“他虽是扶贫路上的新兵,但脑子活、善总结,能提出不少‘金点子’。”提及金龙,分管扶贫工作的云南厅副厅长王卫国连声称赞。
为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及时得到相关*策的帮扶,金龙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带领扶贫团队建立了动态管理及定期汇报机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监控及创新服务务工平台机制、系统考评考核及指标细化机制等十余项创新机制,被同事称为扶贫路上的“金点子王”。
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监控及创新服务务工平台的建立为例,金龙看到挂联县务工人员因疫情返乡无法再就业的殊情况,主动联系南京市江宁区劳务公司,帮助协调解决返乡务工人员再就业问题。经他联系,永善县、弥渡县与江宁区*府最终达成劳务用工输出机制。
勇探发展“新路子”
扶贫光靠“点子”可不够,还得有能帮群众增收的“路子”。金龙通过对挂联县实施产业扶持、产业带动,促进了脱贫攻坚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刚到雪金村走村串户时,金龙发现了一个问题:村里大部分男丁都外出务工,剩下的多半是妇女。她们之所以没有外出打工,主要是因为没有技术。怎样把这些劳动力利用起来,成了金龙需要思考的问题。雪金村海拔高、土地贫瘠,居民收入以种植花椒、土豆为主,“能不能引进一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经济作物”?
带着这个问题,金龙邀请中国林业科学院(昆明)昆虫所科技处专家实地考察。专家提出了可以种植重楼(中草药)、女贞树种蜡虫,以及搞蔬菜大棚等多个方案。金龙随即向省厅汇报了相关情况。厅*组给予大力支持,拨付30万元资金开展试点种植。目前,雪金村重楼种植、女贞树种蜡虫等试点面积已达多亩,蔬菜大棚有5个。
“新路子其实不是凭空来的,是在熟悉行业*策、切身了解贫困人口的现状、致贫原因、需求等基础上探索出来的。”金龙总会这样向基层扶贫干部传授经验。
多措力保“钱袋子”
扶贫工作不仅是资金投入、产业引进,它还是个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要把自然资源各项*策用好、用活。
刚到扶贫岗位时,金龙时常挑灯夜战,认真学习研究自然资源各类行业扶贫*策。很快,他就从一个自然资源行业的“门外汉”,变成行业扶贫*策专家。对于在27个深度贫困地区及5个乌蒙山片区县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用地中实施“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可以边建设边报批,涉及占用耕地的,允许边占边补”“村庄批次、增减挂钩、设施农用地及城镇批次”等可操作的安置点用地保障方式,金龙做了大量*策宣传工作。
金龙在扶贫路上的扎实工作获得了系统内外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员”“模范机关之星”。但他并不满足于既有成绩,“我曾经是一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更多的人脱掉贫困的帽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