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渡,有一群平均年龄70多岁的“红褂子”志愿服务队,为了传承弥渡传统花灯、弥渡民歌这两项国家级非遗,穿梭在弥川大地各个村落。
“弥渡是著名花灯之乡、民歌之乡,而随着艺人老去,年轻一代现在‘舞不起来’‘出不了龙’了,弥渡传统花灯、传统民歌青*不接,面临失传的危机,我们组建这支服务队,就是要把过去的东西找回来。”“红褂子”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华介绍。
“红褂子”在表演
据了解,“红掛子”文化志愿服务队由弥渡县文化和旅游局30余名退休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于年7月成立弥渡县文化旅游局老干部*支部,有*员18名。本着让“文艺脉”得以传承的初心,老干部们再立青云志,依托“支部主题*日”和“文化弥渡志愿服务”活动,走上了调研的漫漫长路。
“红褂子”文化志愿服务队对弥渡马房村等15个最早出现花灯班的自然村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发现红岩、寅街等一些传统灯窝子随着时代变迁渐渐衰退。“很多人认为我们弥渡花灯只是跳跳唱唱的‘花灯歌舞’,其实不然,‘折子戏’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艺脉所在,其角色、唱腔、念白等表演综合性比较强。”现已退休的文艺工作者李秉逵道出了他的初衷:“既然我志愿为文化弥渡服务,穿着这件红褂子,我就应当义不容辞肩负起传承这个重担”。
“红褂子”下乡调研
“红褂子”走访民间艺人近人,历时一年多,终于摸清了15个传统花灯窝子的历史与现实,并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廖惠芬精通花灯舞蹈,花灯扇时刻握在手里,走到哪教到哪;擅长民歌的李秉逵,走到哪唱到哪;会拉二胡的欧阳加运,走到哪拉到哪……他们各自发挥各人的专业特长,吹拉跳唱,学习与教授并行,有音乐、有舞蹈、有戏剧、有史记等。他们有的70多岁了,背已经佝偻,走路也很慢,但那颗为挖掘、保护、传承弥渡文化而跳动的心,却永远没有老去。
“通过我们的努力,不要让弥渡花灯在我们这代及下一代失传,我们有多少热就发多少光。”杨华讲起他们走村入户调研的过程,心情很激动,“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收获许多,发现了一些宝贵的老艺人图片资料、花灯曲调、花灯剧目,形成的调研报告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与采纳。”弥渡花灯、弥渡民歌在弥川坝子历久弥新,接下来,“红褂子”将向着“传艺脉”道路继续前行。
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莽晓蓉李加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