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生活调成“困难模式”你还能顺利通关吗?
最美的他们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我国现有约万残疾人很多我们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难如登天很多对我们而言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却每天都在经历
尤其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贫困残疾人群更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而在云南脱贫攻坚一线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残志坚但同样坚韧向前、心系乡邻追梦小康
“一只手+两条腿”脱贫
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今年获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来自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凭借“一只手+两条腿”相依为命、自强不息的战贫脱贫事迹,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夫妻两领取表彰
一只手,一双脚,这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张顺东和李国秀夫妇仅有的劳动力。张顺东6岁时遭受电击,失去了一条胳膊,双脚被击伤。而他的妻子李国秀出生时就没有双手。
新闻报道截图
生活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两个残缺的身体上。夫妻俩靠养牲口,种地增加收入,他们养猪、养鸡、养鸭、养牛、养羊,还做起一点小生意。李国秀虽然没有双手,但她的脚和手一样灵活、有力。洗衣做饭,干农活,喂牲口,针线活,她样样在行,用双脚撑起家里的半边天。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也慢慢好起来,成为村里中等收入的家庭。自立自强,用自己的汗水创造幸福的生活,成为村里首批脱贫摘帽的建档立卡户。
不向生活低头,用双手拼搏小康
今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他走进44岁的佤族汉子李发顺家,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还现场压模做了俩印上“福”和“囍”的大米粑粑。李发顺说:“我们全家心里一直感到热乎乎的,太激动了,太幸福了!”
央视报道截图
谁也想不到,十年前,这个家庭曾因为李发顺遭遇车祸陷入绝境:为了医治李发顺,家里花光了存款,还欠了4万多元的债务,困难到连孩子的书本费都拿不出来。出院后,李发顺四肢只有右胳膊能动,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二级,连医生都认定他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李发顺不向生活低头,不向命运低头,他说:“用泪水博取同情不如用汗水赢得掌声!”为了防止肌肉萎缩,他让妻子杨彩芹用绳子绑着自己练习走路,日复一日地锻炼。终于,在车祸发生三年后,李发顺丢掉了拐杖,试着骑电动车卖水果,还参加了腾冲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技能培训,学会了制作中国结、花瓶、果盘等工艺品。这几年,他每年都要加工几百斤大米粑粑,还利用自家闲置的老房子、老院子盖起了三处猪圈,利用三家村的地理环境优势养殖土鸡,靠着妻子外出务工和养殖收入,甩掉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
带领群众闯出致富路
18年的社长、13年的村官、5年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用沉重的脚步丈量贫穷的大山,至今仍未停下。他叫谭德才,是昭通市永善县茂林镇甘杉村的一位不忘初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残疾人。在年,他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年1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0月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谭德才
年谭德才因车祸落下了终身残疾,本可以卸下重担的他却始终挂牵乡亲们,为帮助甘杉村群众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子,他只身前往甘肃考察,引进*参在甘杉试种。试种成功后,他又牵头组建了永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全村大面积种植*参,村民们把土地租给合作社,同时又可以到基地来务工。如今,村子里中药材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当地群众的干劲十足,正朝着小康之路不断迈进。
药材迎丰收
“跪着”也要努力前行
烈日当空,双手撑地,左膝跪地,努力“爬行”。从新房子至老房子多米的距离,他用了8分钟的时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村民王应良是残障人士,60年来,他不向命运低头,不等不靠,就这样“爬行”生活,尽全力过出像样的日子。
王应良
王应良在父母的指导和自己努力下学会了犁地、放牛羊、砍柴背柴……健全人能做的事,他基本都能做。“犁地,王应良是一把好手,大部分健全人还比不过他呢。”老窝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顺兴说。
早上去苞谷地里劳作,中午放羊,下午又到苞谷地里劳作。“前几年还养了许多猪,腌制和销售老窝火腿,每年都会有几千块钱的收入。”王应良说。如今,在国家农危改项目的实施下他告别了破旧的土墙房,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现在国家*策越来越好,但国家就好比一个家长,他有近14亿的孩子,顾不了那么多人,我们不能光等国家来帮扶,还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作为一名残疾人,我也不能拖国家后腿,跪着也要努力前行。”
“单腿村医”行医路
*奎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德苴乡青丰村委会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作为全村多名慢病患者的“家庭医生”,*奎除了入户开展诊疗外,还要忙着负责收新农合参保费等繁琐的工作,时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入户路上
因右腿残疾,*奎出诊需要克服比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拄着一根铁拐杖入村行医,手上时常被磨出血泡。退休在家的老父亲看到这些,心疼不已,到县城给他买了一辆小三轮电瓶车,解决了出行问题。每天,*奎的家庭医生包里都会随身携带血压计、血糖仪、体重秤。遇上下雨天,地面湿滑,电动车无法达到的地方,*奎就只能拄着拐杖,有时要走上半个小时,才能达到村民家中。
“我就希望通过做好自己的工作,给患者最好的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痛苦,这是我的职责。”*奎说。
在脱贫攻坚战中还有无数这样的感人事迹激励了更多残疾人兄弟姐妹不等不靠、勇敢追梦
“十三五”以来,全省创建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61个、省级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个,补助省级残疾人自助创业户户;扶持个各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人次。
如今,在省委省*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各级残联精准帮扶下,全省41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脱贫!
策划徐腾中
云南网记者期俊*姬祥虎秦黛玥杨苑翟芯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