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永忠摄影:梅志良
手机图片
从祥临公路出发经过苴力,顺着公路的右手边下祥临公路,在山路上行驶约10公路,眼前山坳中出现了一块狭长的小坝子,这就是密祉镇。密祉属弥渡县的一个镇,因一曲小河淌水蜚声海内外,成为弥渡花灯的源头。
密祉镇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让我们惊讶的是,密祉竟然如此完整地保留了古镇的痕迹。一条五六米宽的街道蜿蜒地伸向前方,中间是青石板,两边是弹石,街道的周围依山而建,高低起伏分布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有主街、有巷道、有明暗沟,代表了高原的建筑风格。一楼是木板铺面,房屋大多外敷泥土夹稻草的泥坯,从街道通向院落的巷道铺满光滑的石块,两旁是青瓦土坯房,长长地伸向院落中。巷道内挂满了金*诱人的玉米,一串串透亮饱满的玉米,正告诉我们今年密祉的丰收。
一个巷道内有好几户人家居住,可以看出人住的正房和饲养家畜的地方在不同的区域内。恰好有人家正在喂猪,我观察了一下,巷道内的这些饲养家畜的地方,当年应该是喂养马匹的,赶马人就应该住在密祉人家的客房里。在茶马古道上奔波了一天的赶马人来到密祉古镇,卸下货物,把马匹交给房东,自己则到街道上邀约着同伴吃豆腐宴、喝茶、购买必需的生活物品。直到今天,密祉还保留了茶马古道的夜市习俗,每天*昏才赶街。
眼前的这条街道,集中了如此多的铺面和人家,尽管今天这些铺面大多已经不再营业,不再开门吆喝,也不再有酒旗飘扬,但可以想象,当年茶马古道的密祉古镇是如何热闹和喧哗。
一幢幢古朴的民居在阳光的温暖中泛着褐色的光芒,有的民居门口还留有“理明术精”“太学生”等牌匾,有的门口还有拴马石,民居的墙主要是土筑的,很少用砖,土墙青瓦,再加上磨得光亮的地上的石板,让人有一种古朴的安详感。街道上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静静地坐在石块上,注视着把稻谷拿出来晾晒劳作的人,注视着我们这些陌生的外乡人,注视着他们祖祖辈辈曾经生活和繁荣的这片土地。
小河淌水的曲作者,尹宜公故居就在密祉古街的中央,现在已经改为纪念馆。约平方米的尹宜公故居,由两个连通的小院组成,两层木结构的民居,紧凑、古朴、典雅,让人不敢想象,那首缭绕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的东方小夜曲,就诞生在这一个小院中,诞生在尹宜公笔下,诞生在这纯朴悠远的云南弥渡密祉小镇。
当我们穿过小镇来到凤凰桥的时候,我与作曲家共鸣了。站立在古老的凤凰桥上,左边是二层楼的戏楼,右边是密祉古镇,眼前就是从树木掩映中流淌出来的“亮汪汪”的溪水。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在月明清高的秋夜,幻化为作曲家心目中优美多情的音符,凝固成永恒醉人的旋律,流淌出大山的深处。可以想象,在宁静的茶马古道的小镇的记忆里,这一弧流水,还有前方的珍珠泉,在月色的朦胧与婆娑中,是如何荡涤心灵的一种美好景致啊!
欢迎加入大理摄影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