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用四国语言对骂难道比素质就是比骂街
作者:张鸣我们的教育,对什么是素质,其实并不清楚,有知识的人,不一定会有教养。任何一种语言,艺术技能,无论掌握它们有多么难,并不一定会使精通它们的人心灵高贵。据报道,两位刚下飞机的女士,因一点小摩擦,争吵起来,双方用中、日、法、英四国语言对骂,语惊四邻。两人之所以开展骂街的语种竞赛,是其中的一方说对方没素质,于是双方开始语种较量,但内容却都是不堪入耳的骂人话,结果素质较量,变成了骂街比赛。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骂人,是一种市井惯用的伎俩,城里人吵架,如果一方懂点别人听不懂的方言,骂急了,一长串方言就会冒出来,对方虽然不解其意,但知道是骂自己,往往格外愤怒。听老知青讲,他们“文革”时串联,各地红卫兵走到一起,打起架来,大家都用家乡话乱骂。显然,这两位女士跟市井百姓与红卫兵不同,她们骂街,其实只是副产品,最核心的内容,是在较量看谁懂的外语语种多,潜台词是:谁多,谁就素质高。可吊诡的是,越是素质高,骂街骂得势必越花,而人类社会的公论,骂街尤其是当众骂街,恰是素质低的表现。骂人不好,当街骂人,肯定掉价,这是三岁孩子都懂的道理,两位会三门外语的成年人为何不懂?我也不想苛责这两位一时失态的女士,毕竟,谁都有糊涂时。但是,这件不大的事,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对什么是素质,其实并不清楚,有知识的人,不一定会有教养。在传统时代,读书是为了达礼,就是通晓礼仪和礼仪后面的道理,只要被社会认为是读书人,大概破口骂街这种事,多半不敢做,哪怕做了一次,都可能被视为败坏士风,从此为士林所不耻。士大夫中不是没有坏人,但坏人,也不能坏得丢了身份。中国自宋代之后,没有了大门槛,类似欧洲那种贵族没有了,但士大夫却在,士大夫诗礼传家,重在读书得来的教养,换言之,没有教养,就不叫读书人。然而,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经过了太多的战乱和“洗礼”,洗来洗去,很多过去说好的东西,似乎成了臭狗屎。教养也是如此。等到大家有点余钱剩米,而且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时,大伙儿忽然间开始觉得格调啦,情趣啦,素养啦,统统变得可爱起来。很多人花大钱,要给孩子培养出贵族气,弹钢琴是其一,学外语是其二,还有学高尔夫,学滑雪,穿燕尾服等,细细排起来,有一个很长的单子。北京人,很多人一张嘴,就是———素质,你瞧他那素质!学了一大堆乱七八糟东西的人,往往学不到素质,哪怕专门进了礼仪学校,得到专家精心传授,钢琴弹得,高尔夫打得,燕尾服穿得,外语说得———能说好几门,却不懂得待人接物的基本道理,将心比心,尊重他人。越学得多,知识越丰富,越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属于人上人,社会上的无冕贵族,别人都得像向日葵一样围着自己转,让着自己。原本提升自家素质的玩意,变成了以此骄人的资本。因此,发生用四门语言骂街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类似的事,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只不过没有这样典型。任何一种语言,艺术技能,无论掌握它们有多么难,并不一定会使精通它们的人心灵高贵。至少,我们在追求素质时该懂得,学了外语不是为了骂人的。张鸣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