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花灯艺术历史沿革
云南艺术门类中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云南艺术发展较广的汉族聚居地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在农村和小城镇尤为流行。在昆明就有“有烟火的村子就有花灯”的说法。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流行花灯艺术的县达八十余个。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云南花灯艺术逐渐形成十个支系: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腾冲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此外,在贵州的盘县、兴义和四川的的会理一带也有云南花鼓流行,它们在剧目、音乐、舞蹈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似有血缘关系,但因多年来分头发展,已各自形成独立的云南艺术剧种。
云南艺术中花灯的历史2表演形式
云南花灯艺术的表演形式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其早期的演出形式有两种:一是花灯,另一种是盘灯。花灯最原始的演出形式是参与“会火”活动时的演出。“会火”即为“社火”,是云南农村和小城镇中一种宗教性的文艺活动。每年农历新年到元宵期间或在祈雨等场合举行。会火活动由轮值的村子组织。会火的队伍,除抬“土主”的外其余就是一支文艺游行队伍,其中包括耍武术的、耍杂技的和花灯队伍。
云南花灯艺术小姐妹3艺术特色
在云南花灯艺术表演中,歌舞占了很大比重。花灯的“歌”包括“唱”和“打岔”两部分,很少说白。“打岔”就是有韵的说白。老灯中很少有不压韵的道白,因此“歌”和“舞”就很容易在节奏上统一起来。花灯剧的舞蹈动作,以“崴”为特色,故唱花灯也称作“崴花灯”,主要道具是扇子、帕子。“花灯越崴越喜欢,手帕扇子团团转”,就是对花灯舞蹈的真实写照。
云南艺术门类中花灯艺术的表现形式4音乐艺术
云南花灯的音乐是云南花灯艺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花灯工作者共搜集了一千多首花灯曲调。这些曲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明清小曲,主要有[寄生草]、[打枣竿]、[挂枝儿]、[倒板桨]、[金纽丝]、[闹五更]等。这些小曲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已在云南开始流传。此外,花灯唱腔中的道情、书腔是从云南扬琴中吸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