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妇女能抵半边天”。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弥城镇张迁村委会小麦庄村,有这一样位妇女,在丈夫离世后,她一个人赡养公婆、扶养儿女,用勤劳的双手独自撑起一个家,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巾帼风采。
一家人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新房
她叫张建萍,今年34岁,年自寅街下邑村嫁入弥城镇张迁村委会小麦庄村,与丈夫孟建洪结为夫妻。孟建洪的父亲患先天性聋哑,母亲多年前因病导致下肢瘫痪,生活难以自理。婚后,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足,但通过夫妻俩的努力,日子过得还算美满,家里以前为孟建洪父母治病所欠的债务也慢慢还清,未来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一场交通事故将张建萍一家的希望彻底打碎,张建萍的丈夫孟建洪在外出务工途中遭遇了车祸不幸身亡。
“就像天都要塌下来一样,什么重担都你扛!”,提起伤心往事,张建萍哽咽着说:“那时候娃娃又小,父母又生病,所有责任都落到了自己身上。”
承包土地,种植玉米、大蒜等作物
当时,张建萍的大儿子才五岁,小儿子刚满半岁。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张建萍欲哭无泪,伤心致极,一连几天都吃不下饭。好多人都劝她改嫁重新组建家庭,可一想到年迈多病的公婆和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照顾,她实在狠不下心来一走了之。张建萍说:“无论如何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来,帮他履行完他没有完成的义务。”
就这样,张建萍坚持了下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建萍的小姑子独自外出务工,可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虽然全家人每月都有低保补助,公婆也有残疾人补贴,但在各种开销面前,也只是杯水车薪,全家人的生活重担依然压在张建萍一个人身上。于是,她在种好自家一亩七分地的同时,又向村民承包了一亩多土地,每年种些玉米、大蒜等农作物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张建萍说:“现在,有了政府给的各种补贴,加上自己种种地,可以说一家人用的吃的基本上有保障了。”
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盖起了新房。
年,为了解决张建萍家住房安全问题,村里帮她家争取到了特困户住新房政策,得到6万元的补助。她本来不打算建新房,但看到各级政府和部门这样帮扶自己,她咬咬牙东拼西凑,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于年6月建了一幢水泥房,虽然外墙还没有粉刷,但住进宽敞的新房里,一家人都很高兴。年9月,村里又将张建萍聘为保洁员,每月可领到元的工资。至此,在各种脱贫攻坚政策的帮助下,张建萍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党的政策特别好,像工作队、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很关心我家的事,都是有什么政策就第一时间想到我家。”提起各级政府对自己的帮扶,张建萍激动的说。
如今,张建萍的大儿子已经10岁,上小学四年级,小儿子5岁,在上幼儿园。每天,张建萍既要照顾公婆,又要接送两个孩子上学放学,还要打理田里的庄稼,忙得不可开交。农闲季节,她还利用参加村里的培训班学到的养殖技术养些猪鸡,多少也能增加一点收入。张建萍说:“虽然国家政策很好,但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假如说你不奋斗不努力,你永远都改不了家里这种情况。”
打整自家的院子
五年来,张建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婆,细心呵护着两个儿子,用自强和自信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年她家被弥渡县妇联表彰为“弥渡县最美家庭”,年再次被大理州妇联授予“大理州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下派到张迁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工作队队长、弥渡县妇联副主席施丽丹自到张迁村开展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