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茶花弥城老街民族时报
TUhjnbcbe - 2024/8/15 6:18:00

弥渡县弥城老街不仅仅是一条条街道,一幢幢民居,而是一本散发着书香气的线装史册、一段回忆、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展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最浓郁的当地生活气息。

弥城老街更像一缕陈香,人们漫步老街,透过老街,把心静下来,在根深叶绿中找到弥渡的内涵,并在叶片和花朵中看到弥渡的魅力。

弥城老街展现出的是原汁原味的地域人文风情,传承着历史的积淀,展示着当今的风采。

当你从文笔路踏入古朴的朝阳门进入前街,仿佛闯入一个跨越时空的世界,白墙青瓦斜屋面,典型的滇西汉族民居风格,怡然自得。漫步于麻石板铺就的街道,隐约还可以听到宅门后的家长里短、街道两边商铺里南腔北调、高高低低的讨价还价声,老人家倚门坐着藤椅看报纸,孩子们在街巷里追逐嬉戏,猫儿狗儿懒懒地趴着晒太阳……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弥城老街拥有历经千百年沉淀下的记忆。建兴三年(公元年),三月,诸葛孔明南征,至白崖,斩雍闿、擒孟获,册封仁果十七代孙龙佑那为采地主(酋长),赐姓张氏,始代滇王,为建宁国太守。李龙佑那“移都下川”建宫殿于青螺山(现在的弥城青螺公园),青螺山古建筑群即为当时白王宫宇。明洪武十五年(公元年)明王朝在今弥城设弥渡市巡检司,弥城自此成为弥渡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弥渡地处茶马古道的交通要冲之地,是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十字路口,又有密祉文盛街茶马古道驿站枢纽,明万历至清中叶,因茶马互市的兴盛和商品经济发展,当地经济空前繁荣,及至清末民初已成为茶马互市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商贾之富,甲于滇西”,成为较为繁华的集市。始有江西、河南、陕西、四川、大理等地的商人在弥城青螺山建立了会馆,使得青螺山古建筑群规模大增,包括寺观、会馆行会、书院、文庙、翼园等27座古建筑,成为古滇西地区茶马互市商贾的集散地,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成为“九州十八县”人口密度最大、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后,弥城的原住人口都变成了城镇人口。

弥城老街的建筑,都是老式的古木屋,依从街道的走向,大多坐北朝南,或是坐南朝北,也有坐东朝西或是坐西朝东的。每一次走入都觉得老街依然那么热闹,不仅可以买到很多弥渡的特色产品,还可以欣赏小城的生活日常,让人身心愉悦,让人每一次走进老街都会收获日常的惊喜。走在老街的街道上,老街两边铺面林立、一字排开,街道两边还有一些简单的摊位,好多的卖家就是老街的住户,摆一张桌子、一条凳子,桌上放置些日常用品,就成了一个摊位。还有的商店,就在自家房屋上开一个窗口,支出一个木架,或是搭上一张桌子,因陋就简,生意便在吆喝声中做开了。

走到后街,那是很有名气的刺绣古玩一条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绣裹背、围裙、虎头帽、聪明鞋……汇聚了弥渡民间刺绣的所有精华。这些精美的物品吸引着众多县内、周边县市,乃至昆明及省外的客商。到了街天,南腔北调买卖绣品的人们,总是让后街无比的热闹和拥挤。在古玩店里,偶尔有古玩高手,在林林总总的古玩里,淘得一方心仪的古玩,看着他那如痴如醉、手舞足蹈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老街的房屋,几乎所有临街铺面的顺深(横向)都只有三五米左右,但进深(纵向)却深不可知。面门进去10多米以后,就是拥拥挤挤的民居了,其间的巷道弯弯曲曲,有的巷道从民居的房间中通行,连接起前后两条街道的便利往来,也是住在其间住户的通行道路。这样的格局比比皆是,第一次行走的时候,把人都绕晕了,分不清方向,产生一种何时才是尽头的焦虑。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当向导,除非万不得已,我想陌生人是不会贸然闯入的。

在脱贫攻坚老城棚户区改造中,弥渡县以民歌《小河淌水》之源的优势为依托,展现多元文化的内涵,展现“小河淌水”故乡的个性文化景观,使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意、繁华与宁静在老街改造中完美融合。麻石板、马头墙、小青瓦、斜屋顶、白瓦脊、封火墙、青砖黛瓦,街心铺了石板砖、栽了花草、引渡了流水,房檐下挂了灯笼,如今的老城,青瓦白墙石板街,绿树红花掩映着小桥流水,有些地方还增设了街心公园,最完整地保留了弥城老街原有的街巷格局,儿时的记忆,留在岁月里,也留在老城改造的现实中。环境变美了,心情舒畅了,走出老街的居民,脸上绽放着舒心的笑容。(作者:弥渡县文化和旅游局,余述祥)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茶花弥城老街民族时报